首页/规划公示/正文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
来源:梅州市城乡规划局
 
点击
 
评论
    1、 规划背景
    2011年,随着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通过确定了梅州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,以“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,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”为核心任务,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、宜居宜业、平安和谐的富庶山城、美丽新城、文化名城、国际慢城,打造广东“再造桃花源”的试验区和创新区。目前,梅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打造“世界客都”与“宜居家园”,实现世界客家文化的复兴与绿色经济的崛起,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。

    黄塘片区位于梅州市中心城区,是梅州江北老城的门户地区,是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点区域,是《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》重点支持的区域,也是打造“世界客都、宜居家园”的关键区域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,现状建设大多为居民自建,道路狭窄,建设密度较大,难以满足居住日照和城市消防的需要;

    为进一步改善江北片区的人居环境和交通便捷性,提升区域土地价值,有效的沟通和促进梅县片区和江北片区的经济发展,打造“世界客都、宜居家园”。梅州市城乡规划局于今年8月委托我院对梅城西郊黄塘片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,以便于集约高效使用土地,指导片区改造和建设。

    2、 规划范围
    黄塘片区位于梅州中心城区西北部,本次规划范围分两个层面:
    一是黄塘片区控规编制范围,北至黄塘路,南至程江河,东至广梅路下,西至黄塘河,总用地面积约67.97公顷。
    二是黄塘片区控规研究范围,除控规编制范围外,将黄塘河以西、环市西路以东区域也纳入研究范围。范围北以黄塘路为界,东、南以广梅路为界,西以环市西路为界,总用地面积约311.9公顷。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图1 夜景鸟瞰图
 
    3、 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
    (1)  功能定位
    立足黄塘片区的现状背景,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,我们把黄塘片区定位为:
    医疗保健、生态居住、滨水休闲为主的城市综合发展区。
    (2)  发展目标
    根据上位规划的相应要求,基于黄塘片区的发展实际,本次规划力争将黄塘片区打造成为集商业服务、医疗保健、绿色宜居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江北旧城改造示范区。 
    活力——通过现代商业休闲中心、公共休闲空间的打造,注入商业、休闲等功能,打造城市公共生活的朝气和活力。
    宜居——通过对居住环境、配套设施和建筑的精心设计,打造一个景观宜人、生活便利,出行便捷的新型生态社区。
    生态——沿黄塘河、程江打造滨水休闲公园,打造城市生态走廊,同时完善东西向城市绿道慢行系统,形成完善的绿化网络,达到城、水、绿之间的和谐统一。
    产业——依托市人民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,拓展产业发展空间,大力发展为医疗业配套的商业服务业、保健养生业等下游产业。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图2 日景鸟瞰图      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图3 围龙商业街效果图
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图4 沿秋云桥角度效果图       

梅州城区江北西郊黄塘片区规划公示
图5 立面效果图

    4、  规划原则
    (1)  生态性原则
   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,积极发掘和利用现有的地貌特征,充分利用不宜建设的用地作为公共绿地或开敞空间,努力塑造符合城市特点的空间景观,打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和鲜明个性的城市综合区,争取较好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
    (2)  合理性原则
    规划应根据现状和发展要求,合理确定道路系统,明确开发目标和发展方向,加强对周边区域的规划研究,科学协调各类用地比例,完善用地结构,构建生态与经济、现实与理想、操作与超前的和谐关系。
    (3)  可操作性原则
    重视开发建设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,充分考虑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可预见性,体现规划的弹性和灵活性,适应客观发展的不确定性。
    (4)  可持续发展原则
   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,合理利用自然条件,不断完善物质空间环境建设,对目前尚不能改造或不能实现规划设想的用地先行控制,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。
    (5)  经济性原则
    综合考虑片区的开发成本与开发时序,在满足片区高标准、高要求建设的前提下,尽量做到低投入、高效益,提高开发资金的利用率。
 
    5、 规划结构
    在寨中片区整体规划研究的指引下,结合规划范围的路网结构、产业分区、生态网络形成“一带两轴三组团”的功能结构。
    一带:
    为黄塘河延伸至程江河的滨河景观休闲带。
    两轴:
    指规划区东侧沿广梅路发展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,和规划区中部沿中高峰路形成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。
    三分区:
    包括北部依托黄塘医院形成的医疗服务组团,中部公共服务组团和南部商住综合组团。组团之间通过道路自然分隔。


图6 功能结构规划图
 

    6、 规划主要内容
    (1)  用地布局
    布局要点:
    1、充分尊重现状,原则上保留现状公共设施和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的中高层住宅区等,主要包括黄塘医院、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、市人民医院五官科院区、深梅眼科中心、乐育中学、乐育小学、西郊街道办、梅江区地税、温馨花园、宝丽园、人民医院中高峰宿舍等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2、道路方面新增一条南北向道路,分流片区内部交通缓解广梅路交通压力;适度扩大黄塘路、新峰路的路幅宽度,在现状中高峰村道的路线基础上新建中高峰路,将汉酒路路幅宽调整扩大,向东打通教子及路连接梅兴路。
    3、充分利用黄塘河景观开敞空间打造滨河休闲公园,丰富居民生活。
    4、考虑到黄塘医院的经济带动,规划医院东侧广梅路西侧的地块为旅馆用地,结合汉酒路和滨河路打造围龙商业风情街。

    (2)  地块控制
    控制原则:在市场经济环境下,为保障城市有序发展,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,既要保证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,又必须赋予规划必要的弹性。为此,通过规划控制单元的平台将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结合起来。
   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、分量平衡、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。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,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,而单元内各地分量允许突破相互平衡,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。
    控制内容: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、就业人口控制规模、总建设容量、绿化率、建筑限高、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。
    本规划区总用地面积67.97公顷,居住人口约8000人。在建设过程中,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。
    开发原则:
    1)以控制总体规模,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为原则。
    2)按照各类用地建设控制要求确定的原则。
    3)地块外围与交通支撑条件相协调的原则。
    4)参考类似地段新建地块容积率数值确定的原则。


图7 土地利用规划图
 

    (3)  道路交通规划
    a.   对外交通:规划区位于梅州中心城区,城市内环路和中环路之间,通过规划区侧的广梅路快速连接205国道、206国道,距离城西高速公路出入口不到5分钟车程,距离广梅汕和梅坎铁路梅州站、梅县机场仅10分钟左右车程,对外交通联系便捷。规划主要通过黄塘路、广梅路等交通性干道快速连接外部地域。

   
图8 交通系统规划图
 
    b.  内部道路系统规划
    i.     道路结构
    规划区的道路布置形式采取方格网形式,形成“三横两纵”的井字型道路路网结构。其中,三横为黄塘路、新峰路和汉酒路,两纵为中部南北向干道和东侧广梅路。
    ii.     道路分级与横断面
    规划区道路分为三级:交通性干道、次干道和支路。根据《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》(CJJ 193-2012),考虑到现状建设以及营造道路景观的需要,适当确定道路新建和改造的红线宽度。
    1)交通性干道
    黄塘规划区交通性干道为各功能区之间及本区与外部人流、货流联系的主要道路。规划交通干道红线宽度30—40米,双向4—6车道设置,设计车速40-60公里/小时。
    2)次干道
    规划区次干道是各功能区联系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干道,有机联系规划区各组成部分,集散交通的主要道路。规划道路红线24米,双向4车道设置,设计车速30-40公里/小时。
    3)支路
    支路是各功能区内部的辅助道路,承担组团内部交通联系功能。规划道路红线16米,双车道+停车带设置,设计车速30公里/小时。
    一、 道路竖向规划
    1、   规划原则
    1)     应充分满足道路建设、交通运输及管线埋设的技术要求;
    2)     协调各项工程的规划控制标高,协调雨污水排水管出口及地面雨水的排除问题;
    3)     综合考虑对现状水体的规划设计要求,营造丰富的城市景观效果。



图9 道路竖向规划图
    2、   竖向规划
   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,以节省土方,和现状保留区充分衔接为原则,本次规划所有道路坡度控制在3.0%以下,大部分道路坡度控制在2.0%以下,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。竖向设计中综合考虑跨河区域规划防洪堤标高。
    此外,道路的坡向设计尽量与雨水排水方向一致,以便于管道的敷设,减少管道的埋深。道路施工中,应在满足排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情况下,设置锯齿形边沟,以确保通畅排水,避免路面积水;同时在道路交汇处,应避免形成最低点,造成道路积水影响行车安全,或造成行人不便。。
 
    (4)  公共公用设施
    规划原则:建立多元化的设施,满足多种需求;建立便利性的设施,保障高效共享
    a)  行政服务设施
    结合现状西郊街道办事处、西区村委会和梅江区地税局,集中设置派出所等行政服务设施,是行政管理和服务的窗口。
    b)  文化娱乐设施
    文化娱乐设施不单独设置,结合行政服务用地、公园绿地等进行设置,供片区居民和外来人员休闲娱乐。
    c)  教育科研用地
    以规划区中北部现状乐育小学和乐育中学为基础,做优做强片区的教育环境;按照服务半径于规划区中部设置1个9班幼儿园,完善片区教育服务体系。
    d)  医疗卫生设施
    由于片区现状医疗卫生设施较多,有规划区北部的黄塘医院(3甲),规划区中部的深梅眼科中心、西郊卫生站和嘉应医学院附属医院,设施也较为完善。规划保留并适当扩大其用地,配套相关商业服务设施,提升医疗服务环境,扩大服务范围,带动片区的发展。
    e)  商业服务设施
    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北部和规划区中南部。规划区北部的用地主要为旅馆用地,服务黄塘医院和规划区东侧的历史文化老城区;规划区中南部的用地结合汉酒路和滨河路布置,汉酒路主要布置体量较大的商业综合设施,滨河路重点打造围龙商业风情街;此外,秋云桥头的用地规划为旅馆用地。
    f)  交通设施
    结合规划区东北部黄塘路口的旅馆用地设置公交首末站一处,服务片区居民和黄塘医院医患人员及其家属;在黄塘医院附近、规划区中部黄塘河滨河公园、南部程江河沿岸设置停车场各一处。
    g)  市政公用设施
由于规划区范围较小,位于中心城区现状建成区,按照上层次和相关规划,市政公用设施主要分布在规划区范围外。区内市政公用设施主要有开闭所等电力、电信、环卫和防洪排涝设施等。


图10 公共公用服务设施规划图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图11 给水工程规划图 
 
    (5)  环境保护规划
    原则:
   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,坚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。
坚持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,全面规划,合理布局,保障人民健康,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。
保护规划
    大气环境保护,水环境保护,固体废物控制,声环境保护
 
    (6)  绿地系统规划
    原则:
    结合现有的绿地资源与外围生态环境,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保护、居民公共活动需求、景观格局塑造以及公共防灾等多方面的因素,塑造一个水绿交融、自然生态的城市绿地系统。
    (1)遵循人与自然共处的基本原则,即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、利用自然;
    (2)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,合理组织绿化空间,融入区域生态网络;
    (3)强化生态廊道作用,加强道路绿化和街头绿地建设,塑造规划区景观特色。
    (4)完善绿化系统与河流滨水绿化空间,打造多层级的绿地系统,丰富市民的生活。
    控制指标:
    绿地指标结合开发空间系统,地块用地性质功能、国家规范确定。
    商业金融用地绿地率不低于25%,住宅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5%。
    绿化系统规划:
    针对规划区的现状自然条件和用地功能特点,规划将区内绿地划分为公园绿地、防护绿地两大类,总用地面积8.40公顷,占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3.02%。
    a)  公园绿地
    规划区结合规划区西侧的黄塘河、南侧的程江河设置公园绿地,用地面积约5.53公顷,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8.57%。
    b)  防护绿地
    规划防护绿地总面积2.87公顷,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.45%。防护绿地主要包括广梅路、黄塘路、新峰路和汉酒路的道路防护绿地。防护绿带宽度为10米。

    (7)  城市设计导则
    a)  建筑高度控制
    原则:区域整体协调的原则;与用地功能、地块开发控制强度相协调的原则; 建立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,突出景观中心的原则; 满足日照等相关规范要求的原则; 满足航空限高要求
重点:高度分区,地标建筑,建筑界面控制
    b)  公共空间规划
重点:黄塘河及程江一河两岸、围龙商业街、秋云桥头商业综合体
    c)  建筑形态指引
    就人的视觉感受和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而言,建筑形象重点体现在建筑底部(较低楼层)及建筑上部(屋顶部分)。二者共同决定了建筑形态给人的感受。
    建筑底部:这是建筑服务于城市生活的部分,是形成城市空间的主要界面。建筑底部的形式有利于公共活动,并使建筑在街道层面上的尺度“人性化”。
    建筑退界是控制街道尺度和景观的重要手段。为保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,不允许建筑随意退让;建筑裙房的建设要强调体现城市“街墙”景观,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底层退让所形成的地面开放空间。    
    建筑底部的设计细致、协调,通过饰面材料及质地、建筑纹理、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使建筑符合人的心理感受,但切忌繁琐。同时为保证建筑之间的彼此的连续性和协调性,立面处理必须考虑相邻建筑的关系。
    建筑的入口空间需做重点处理,从而创造生动丰富的街道空间。
   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,作为设备房和停车场。

    建筑上部:建筑的上部服务于城市的天际线,也是建筑个性的集中体现。
    建筑上部的高度控制是形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手段,局部建筑的高度服从总体设计框架。
    建筑主楼在满足设计构图和使用功能的同时,也与周边建筑和周边环境相协调。
    建筑主楼的立面处理,注意与相邻建筑的关系。
    客家文化元素的体现:城市与建筑组团规划,建筑单体,景观小品
 
    (8)  分期建设与规划实施措施
    原则:
    整体征收、逐步改造
    投资少,见效快,易于启动,有利于土地出让
    靠近现状道路、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,有利于项目开发的区域先行启步区相对集中成片,利于周边滚动发展

网友参与评论
 
条评论
表情
点击加载更多
返回顶部